大稻埕鼓亭吹:陈金来家族的音乐事业

点阅:8

作者:范扬坤 著

出版年:2024

出版社: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出版地:台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298

ISBN:9786267250921

系列書: 傳統藝術叢書,本系列共6本

台北市传统音乐表演艺术「鼓亭」源自大稻埕陈金来家族世代家传事业,并与常民生命礼俗、岁时节庆,尤其与大台北人文风俗甚至传统音乐历史紧密相依,形成极具独特性的无形文化资产类别。

台北市文化局擘画出版「传统艺术系列」丛书中的《大稻埕鼓亭吹:陈金来家族的音乐事业》系委由台南艺术大学范扬坤、高嘉穗、陈美蓁等组成研究团队,历时约三年完成研究与出版。全书由范扬坤撰述,内容除整理陈金来艺师个人音乐生命史,呼应艺师于二〇一〇年登录为台北市鼓亭传统表演艺术保存者的代表性,作者更以宏观的历史观点,书写延伸扩及至陈金来艺师传承之鼓亭家业的历史整体,发展过程中部分亦与台北共乐轩有密切互动。

全书所涉历史纵深逾近百年、绵延横跨多样乐种、剧种及陈金来家族各世代的乐人传统,形成涵盖乐类、乐人、家族音乐发展史、区域音乐发展史等多重历史网络。

范扬坤

国立台南艺术大学中国音乐学系助理教授。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系研究所音乐学组博士。
近年主持研究与发表:
《北港的传统音乐在地历史》(云林:云林县政府。2020)、《流转•发声:铃铃,美乐与远东唱片目录汇编》(台北市:国立传统艺术中心。2017)、〈上大人,一出乱弹戏的历史知识考掘〉(《音乐研究》29期。页145。2018)、〈节庆音景:浮泛的民俗印象之为有特色的听觉情境记忆与再现〉(《文化资保存学刊》32期。页 2757。2016)、《舍离与完成:集曲历史的现象诠释〉(《台湾音乐研究》21期。页 127。2015)。

  • 局序/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 推荐序/林茂贤
  • 推荐序/游素凰
  • 推荐序/潘汝端
  • 推荐序/谢宗荣
  • 作者序/范扬坤
  • 乐人家族的炼成
  • 楔子
  • 陈槌、陈世的养子陈财(一九○九~一九六五)
  • 入共乐轩学子弟(一九二二~)
  • 大稻埕少年与中国少女的婚姻
  • 家族演艺事业的初貌
  • 音乐职人事业的起点(一九三一~)
  • 「新福轩」往事
  • 在电台里的放送与录音
  • 陈财参与的台湾音乐放送(一九三一~一九四三)
  • 陈财参与的「同志音乐会」(一九三六~一九四三)
  • 黑泽录音(一九四三)
  • 战时体制下的传统乐人
  • 父业子承的脚踪
  • 广播电台演出工作的恢复(一九四五~)
  • 战后家族事业(一九四五~)
  • 跟着「大头鼓亭」(一九四六~)出门
  • 「鼓乐工会」(一九五○~)
  • 职业戏班的同业组织
  • 「鼓吹会」与「王爷会」
  • 陈财的「也是好」起班(一九五一)
  • 出门演戏(一九六○~一九八○)
  • 陈金来的「金来也是好」
  • 陈家「大头鼓亭」的竞争者
  • 大头与金龙、金来的父子鼓亭唱片(一九六七)
  • 金来世代的开启
  • 陈金来与吴瑞云结婚(一九六二)
  • 共乐轩馆前出发的相亲事件(一九五八)
  • 婚前扰流
  • 章厝街到安西街
  • 章厝街旧事一二
  • 延登里往事
  • 章厝街上的新家
  • 「章厝街霞海城隍」与「帝君会」
  • 安西街上的「大头金来鼓亭」的迁移史
  • 「大头金来鼓亭」世代的发展
  • 大头金来鼓亭的乐阵派遣
  • 什音、电子琴「中西乐」与天帆清音
  • 吴瑞云特色的「天帆清音」
  • 灵活自由的音乐阵头文化
  • 潮州锣鼓与大班锣鼓(二〇一一)
  • 陈德星堂祭祖的三献礼乐生(二〇二一)
  • 「鼓亭」的文化记忆与层积
  • 「鼓亭」的造型与门面
  • 「鼓亭店」业者的民俗视野
  • 鼓亭店的乐工与后人
  • 家族与释坛后场的工作
  • 鼓亭吹班「南的」音乐传统
  • 「鼓亭店」与「乐队店」的异业结合
  • 陈金来的鼓亭家业与职人精神
  • 鼓亭的无形文化资产保存者(二〇一〇~)
  • 陈金来的鼓亭家族系谱
  • 鼓亭吹职人的家族世代容颜
  • 参考书目
  • 陈金来(大头金来鼓亭)家族年表
  • 「章厝街霞海城隍」与「帝君会」